林地双孢蘑菇早市、高效配套栽培技术


1998年以来,沭阳县确定林业为农业支柱产业,在旱地建设杨树林,行距8-10米,株距5-6米。随着林地杨树的不断生长,套种大棚蘑菇已成为旱地林地综合利用最重要、最普遍的栽培方式。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。 1、品种选择。 as2796抗逆性强,子实体大,圆形,外观好,产量高,适合该地区林地早栽。 2.早期培养。早栽培、早上市是林地菇高产高效的显着特点。 5年生以上旱地和林地遮光率50%左右,空气相对湿度增加5-10个百分点,气温下降1-5。林地菇最早7月10日即可堆垛,8月10日播种,9月20日上市。上市期比本地非林地菇提前15天,比苏南地区提前30-40天,浙江、福建等地。早市的蘑菇价格比正常上市的价格高出50%以上。 3、棚屋建设。林地菇适宜采用中型弓棚栽培,生产大棚建设时间为7月底8月初。标准菇棚宽6米,长25米,高1.8米。太大不利于通风散热,太小又会增加生产成本。在地势高、排水条件好的旱地、林地建棚,每个标准棚需厚7-8米,宽8米,长30米。农膜一张,长7-8米,直径8米的竹竿150根,长2米、2米的柱子40根,铁丝2.5公斤,一些遮光保温草等如玉米杆和稻草。菇棚内竹竿间距40厘米,支撑柱3排。中柱高1.8米,两侧柱高1.5米。脚手架上覆盖农膜,菇棚两侧压上玉米秸秆,棚顶覆盖15厘米厚的稻草。菇棚两侧各挖一条宽40厘米、深30厘米的双水沟。双水沟应与林地腰沟、田头沟相通,以利于雨季排水、减少内涝。四、生产工艺(一)材料准备。 6月中下旬,产菇1000平方米,准备新鲜无霉烂麦(稻)草1500-2000公斤,晒干防雨,饼250公斤,过磷酸钙75公斤,过磷酸钙30公斤。尿素、石膏75kg、生石灰75kg、无公害杀虫剂固精150ml、无公害杀菌剂多孤峰500g。 (2) 场地。生产1000平方米的蘑菇需要接近10米长、3米宽。地势高凉密实,靠近清洁水源,南北走向,采光条件好。连接凉水沟和水池的通风道。 (3)堆垛和翻转。 7月上旬将麦秸浸泡1-2天,待吸足水分后,将预搭好的桩捡起。桩宽3米,高1.5米。堆形状相同)。预制桩后每隔7、6、5、4、3天,即桩内温度从最高65-75开始下降时,第1、2、3、4、分别进行第5次失误。翻身后,新桩的高度保持1.5米不变,宽度由3米逐渐缩小到2米。翻面时,将上面的草料翻到底,把外面的草料翻到中间,使干料和湿料充分混合,抖松。草料水分调节的原则是一湿、二调、三观、四动,即第一次翻料时加足水,使料堆中水分不外溢;接缝间滴水4-5滴为宜;第三翻时酌情加水,以一把草料指间滴水23滴为宜。四、五翻一般不加水。第一次翻堆结合新堆,分次等量加入全部饼肥、尿素、磷肥、石膏;第二次翻面时分次加入生石灰50-60kg等量(消石灰加水调成粉状使用前),以调节草料的PH值。第一次翻桩后,雨天要在桩顶盖上塑料薄膜,防止雨水灌入。雨停后,揭去塑料薄膜,以利于桩内外气体交换。桩。水浸泡。为促进发酵,从第二次翻面开始,每次在新堆中间每隔1米垂直放一根直径10-12厘米的木棒,堆好后轻轻拉出,轻堵住洞喂草增加氧气供应。麦秸混合料(麦秸比例为3:1)在第一次翻堆时铺上预湿的秸秆,然后进行堆垛。单堆秸秆堆肥,秸秆预湿后,按6、5、4、3天的顺序堆堆,并相应添加养分和石灰。

发酵后的堆肥呈深褐色,香气甜美,汁液浓稠,有弹性,不粘稠,PH值7.5左右。进棚前在饲草上喷施菌网150毫升、多谷丰500克。 (4)对菇棚进行消毒。投喂前2天,用1500倍固精、多固丰合剂喷洒棚架和地面,杀灭棚内病虫害。 (5) 摊播。菇棚内有3条垄沟,中间垄沟宽2.8米,两侧均宽1.4米。垄沟间有20厘米的人行道,料厚20-30厘米。 1-2天后,待料温降至28以下时,即可播种。每个标准棚用500ml输液瓶150瓶麦粒菌种,菌龄45-60天。菌种用手碾碎,均匀撒在垄沟表面。然后将草料抓在床面上,使菌食2-3厘米,然后用木板轻轻压平草料,使种子紧密结合,使菌丝吃料。 (六)播后管理。温控保湿促菌。棚内温度低于28时,播种后1-3天关闭棚门,湿润挂菌丝,4-5天每天开棚2小时,逐渐增加通风换气。 6-8天,9-15天逐渐加大通风量,打开大棚两端通风,每天通风2小时以上,用竹签从物料的中下层划出放料物料中有害气体和热量,促进菌丝生长。当棚内温度超过28时,立即打开棚内两端通风散热,查明高温原因:如果气候炎热,棚内温度高,喷洒在覆盖屋顶的草上浇冷水,增加草的厚度;如果地膜太薄,光线进入引起高温,应增加地膜厚度;若堆肥内热引起高温,应立即通风散热。必要时在外棚顶喷洒冷水,使覆盖物增厚。为防止强通风造成堆肥脱水干燥,播种后可在堆肥表面覆盖一层报纸,每天在报纸上轻轻喷洒水。 (7)垫层表土。当菌丝吃掉材料的1/2-2/3时,可轻覆,均匀覆土3-4厘米。因菇缘边上菇多,失水多,盖土流失多,盖土比边面厚1厘米。界土用4立方米水田深土(或菜园土或冻干河淤泥),加不霉稻壳50公斤,生石灰15公斤,加水浸泡24小时,混合

匀,用1000倍液的菇净和多菇丰混合液杀虫、灭菌,将土粒水分调至土粒可捏得扁、搓得圆、不粘手(约20%含水量)为度。        (8)铺土后管理。覆土到出菇约需15天,管理以调水、控温为主。第一周保湿吊菌丝,每天可少量放风;一周后菌丝开始爬土,故第二周要加大通风量,同时适当补充水分,保持土层水分在20%左右,促进菌丝扭结成蕾;两周后菇蕾形成,重喷结菇水,每棚每天用水量50kg左右,连用2天,3—4天可出菇。        (9)秋菇管理。保持棚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,主要工作是打水、放风和采菇。采菇期调水的原则是菇多多打水、菇少少打水、无菇轻打水或不打水,始终保持覆土湿度在20%左右,采菇前不打水、高温时不打水,忌打重水和关门水,否则会导致死菇甚至料内菌丝死亡。控温保湿的原则是高温时早晚通风,低温时中午通风,喷水后强通风。秋菇前期,外界气温高于18℃,要求在早晚各通风2小时左右,早通风时采菇,晚通风时打水。秋菇中期,气温适宜,每天通风时间可相对减少,一般也早晚通风;秋菇晚期,外界气温低于14℃,应在中午气温高时通风,每次通风时间为1—2小时。采菇时用手轻稳菇顶、轻轻旋转,不可用力过大伤及小菇。        (10)越冬管理。12月中、下旬,气温低于5℃时蘑菇基本停止生长,此时可停水准备越冬,本地区一般采用干法越冬。①晾棚。停水后打开菇棚两头,昼夜通风2—10天,降低培养料含水量,达到畦面露白。②清杂松土。翻动畦面盖土,并拣除土内死菇、菇根、老菌丝。③调节土壤ph值。每标准棚用10—15kg生石灰制成粉状熟石灰,均匀撒于畦面并与面土拌匀,然后按畦面厚3—4厘米,畦边厚4—5厘米整平畦面土。④水、气管理。棚外温度高于棚内温度时,棚门昼放夜封;棚外气温低于0℃时,选择晴天中午适当放风,其余时间封棚。每隔10—15天,视面土干湿情况,适量补充水分,保持表层土发白,中层土微湿。⑤其它。雪天及时清除棚顶积雪防止塌棚,其余时间注意防火。        (11)春菇管理。3月上、中旬气温渐高,棚内温度达8℃以上时就要进行春菇生产。春菇管理的原则是随着气温升高放风量与喷水量相应增加。喷水原则为3月稳、4月准、5月狠。3月份第一次需重调出菇水,以后隔天轻喷水1次,每次每棚用水量20—30kg;4月份根据蘑菇长势适当增加喷水量,做到菇多多喷水、无菇轻喷水或不喷水;5月份气温高,水分蒸发快,也是产菇晚期,应适当重调水。放风方法参照秋菇生产管理。春菇结束后将棚架拆除保藏,以便秋天再利用。        (12)病虫害防治。病虫害防治的原则是防重于治,防治结合,选用无公害农药。①无菌进棚,凡进入菇棚内的工具和料土均需严格消毒。②定期用药预防,每潮菇结束后,应立即清除畦面死菇、黄菇、菇根,必要时用菇净或多菇丰分别杀虫、灭菌。③采菇前不用药,在两潮菇间用药,严禁使用高毒、高残留农药。 

编辑:皮皮

标签:
  • 食用菌种植技巧
  •  
  • 食用菌种植方式
  • 更多栏目最新
    蘑菇线虫病诊治技术
    蘑菇线虫病诊治技术
    蘑菇线虫必须采取防治措施;一是牢固树立预防为主、生物物
    稻田种植蘑菇好办法
    稻田种植蘑菇好办法
    稻田种蘑菇,要抓住四个关键技术环节。一、材料准备栽培1
    蘑菇病害需要加强管理
    蘑菇病害需要加强管理
    蘑菇病害需要科学管理才能控制。具体方法如下:1.加强通风
    预防薄皮蘑菇早开伞的技术
    预防薄皮蘑菇早开伞的技术
    现在秋天到了,气温忽冷忽热,气温变化很大。昼夜温差10-15

    推荐网购省20%-90%神器免费领!